北京市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政政策:促进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北京政府税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市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政政策:促进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注册税务师考试时间表出炉,快速掌握备考节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注册税务师考试时间表出炉,快速掌握备考节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注册税务师已经更名为“税务师”了。
税务师考试5个科目的考试必须在5年之内考下,但根据个人情况,可以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四年、五年考完,如果第五年没有考完,第一年通过的科目就会作废,要重新开始考试。五门课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本人非财务非法学专业,cpa两年过专业,法考一次过,税务师顺带过的,所以三证齐全,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首先税务师请不要拿出来跟cpa、法考比,不是一个物种,不配相提并论。
再说cpa跟法考,论内容难度cpa大于法考,cpa会计、财管、审计科目的理解难度都大于法考;论考试通过难度法考大于cpa,法考虽然分两年,但仍然需要一次掌握所有内容,cpa最长可以分5+1,每年分摊的学习内容并不多,所以论最终通过而不问时间,cpa并没想象中难。
对于没有专业偏向的备考生来说,个人认为难度排序是:CPA大于法考,法考大于税务师。
虽然也有人认为法考难度大于CPA,但是就我个人感受而言,CPA难度是高于法考的。对于同样的零基础考生,刚开始学CPA课程会一脸懵逼,但是学法考课程,起码开头没那么难入门…
当然税务师肯定是这3证中最简单的,这个应该没啥争议。
难度排序:CPA>法考>税务师
关于通过法考的常识
法考目前而言,相当于多了1次主观题通过机会。
法考会考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考,一般而言客观题考试在九月左右,主观题考试在十月左右。那么分以下几种情况:
1.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也在当年通过了主观题考试,即法考通过,准备后续走拿证的手续和流程。
2.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没有通过主观题考试,客观题成绩会保留,第二年(2021年)直接重新报考主观题。第二年成功通过主观题则通过法考。
3.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没有通过主观题考试,次年重考主观题也未通过,那么需要在2022年重新从客观题开始考。
法考中的A证与C证
详情参见这张图
法考复习经验
一.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时间和基础的老师、课程、资料
1、课程和资料建议学习包不太适合在职考生,建议在职考生用内部讲义和配套课程(可以报任何机构的班次或百度找流出盗版,或加复习群找人分享,我们群里也会提供部分),因为学习包多了很多累赘的表述,精华的应试总结少了,所以学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学多了反而会记不住。
2、老师建议选老师要选适合自己的,尽量看一些跟自己基础和时间相当的经验贴和推荐,不要非法本拿着法本的推荐看。有些老师总结能力好,精简应试,适合在职考生,如民法孟宪贵;有些老师讲的深入,扩充理论体系,适合法本学生,如钟秀勇。我每年会出老师推荐,但老师的水平每年会变化,有一些老师精力花在法考的少了,课程质量也就下降了,一般3年左右会有一些新的老师超越之前的老师。
3、机考和模考建议现在机考,所以纸质题做一轮就差不多了,后面可以用APP或网页做题。注意,平时可以多模考几次,多熟悉机考系统,习惯在电脑上做题模考,机考系统和历年真题题库系统,可以在觉晓的***上获取,用电脑浏览器打开:***.juexioatime***
二.明确能够过线的任务总量,确定需要的总时间
下面是单独计算每一块需要的总时间,不是具体的顺序参见后面的安排。
1、每个科目一轮全的强化课程
(1)如果用内部讲义和课程。总共8个科目,刑法、民法、理论法的课程平均32小时左右一门;其他科目的课程平均20小时左右一门。这一轮共计大约需要花200小时听课。在职每天4小时听课,需要50天。在校学生每天7小时听课,需要35天。
(2)如果用学习包。每个科目的课时都会翻1.7-2倍(可以自己对比课时和教材的厚度),所以共计需要380小时左右听课。
【注意】学习包不仅课多,书还厚,所以一旦用学习包复习,那么你后面自己复习巩固,记忆的时间都要乘以1.8以上。一般建议最多刑法民法用书复习,可以通过书多看看案例,其他科目直接用讲义。在职最好全部用讲义,否则大概率会来不及(除非你年前就开始复习的,可以看看书)。
2、每个科目复习一轮
这个属于二轮复习,需要的时间不是固定的(第一轮每个科目都要听一遍课,这个是相对固定的)。如有些人理解能力好,基础好,就只需要整理下笔记、复习下错题,大概2天左右弄完一个科目。有些人基础不好,可能要全部再学一轮课程(但可以删掉一些很基础的章节,大概可以节约百分之30左右的时间)。这一轮差不多3-6天左右复习完一个科目,平均下来二***概需要花24-48天。
3、每个科目两遍真题+一遍模拟题
建议把做题融入到上面阶段里,第一轮学完就做一轮真题,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又做一轮真题,后面定期做点模拟题练习,或每天用APP刷点题来巩固提高。第一轮做题每个科目大约需要15-20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7-30天(平均2-4天一个科目)。第二轮做题一般会快一些,大约需要12小时,时间少的可以只做重点章节和错题,大约需要7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2-24天(平均1-3天一个科目)。第三轮模拟题的量会少一些,差不多每个科目10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0-20天(平均1-3天一个科目)。注意法考改革后,出题模式有变化,和司考时代刷真题就可以过是不一样的,建议多做一点模拟题,以适应新的法考模式。
【注意】做题是通过客观题最重要的内容,很多人理解能力不差,课也学懂了,就是题做少了没考过!所以,一定要多做题,而且把做题规划到前面,不要堆在后面!如果你时间不够,可以把做题放在每天零碎时间,用APP刷题,刷错题本,刷题建议用“觉晓法考”APP,答案都是按照最新的法即使校对的,20年也会上架优质模拟题题库。做2-3轮题大概需要花35-74天,如果平时用APP刷题,可以节约10-20天。
4、每个科目背诵几轮主要是小法和诉讼法需要多记几遍,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每天早起1小时或用睡前一小时背,和做题同步进行,这样可以不占用整体的时间,效果也好一些。但记忆部分累计起来,每个科目需要花10-24小时,总共需要花12-30天(平均2-4天一个科目)。
5、总计在职(每天4-6小时)完成上述内容需要的时间:一轮全的课程(50天)+复习一轮(35天)+两轮真题一轮模拟(50天)+记忆几轮(20天)=155天(5个多月)。学生大约需要3个多月。上面计算属于效率较高的情况,如果效率低,没有一个氛围和督促,还会打折百分之20-50。以上不含主观题案例和法条练习时间,这些可以考完客观题后再进行,或者在客观题期间抽周末的时间写写案例,学学法条。
三.复习阶段和顺序建议
具体的复习顺序建议按照下面顺序和阶段来复习。
由于今年有民法典的修改,建议民法等修改后再学习,可以先学其他科目,如行政、刑诉,所以今年建议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刑法、行政、刑诉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再做一遍真题/错题,整理下笔记,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这个阶段大约花30-6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2轮题目
第二阶段:民法、商知、民诉建议等民法典颁布后(2020年3月),再开始学民法。前面可以先复习下之前学的刑法、行政、刑诉。 你学习的时候如果刑诉新的司法解释出了,就刑法>刑诉>行政,如果没出,就刑法>行政>刑诉这个顺序。也是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再做一遍真题/错题,整理下笔记,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这个阶段大约花30-6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2轮题目
第三阶段:理论、经济、三国这些属于小法,内容没有上面阶段多,侧重于记忆,不用太早(太早学习只会浪费时间维持记忆),一般6月中再开始,如果起步的比较早,可以多复习前面学的6个科目,等6月中再开始小法,但也别太晚,最晚7月中就要开始,否则来不及背。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注意:小法理解不难,就是要背,所以复习建议整理笔记,多记忆笔记,没必要反复听课)。建议学习期间就把笔记做好,然后每天抽1小时记忆自己的笔记,这样才能突破这些小法。这个阶段大约花20-4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轮题目+记忆2轮左右
第四阶段:记忆冲刺一般在考前2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侧重于复习、记忆、刷题、模考,可以完成一轮真题或模拟题(建议多做模拟题,应对新的法考趋势),然后记忆2-5遍(小法多背几遍,刑法民法主要是理解,记2遍差不多了),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程(这个阶段做题和记忆为主,不要依赖听课,很多东西是要自己吸收记忆的)。考前20天需要多做点模拟题套卷模考,基本保持3天考一次。然后把错题过一遍,背不熟的再背背。
四、按照自己开始的日期,定好每个周期的小目标(无论什么考试都适用)
比如我现在开始第一个阶段(刑法、行政、刑诉),我找到一个适合我的老师和课程,看一下大概时长,定一个***:9天听完课(可以再细化一些,每天听几个小时,听到哪个章节),4天做完一轮真题(细化到每天做几页),3天笔记整理(每天整理几个章节),每天零碎时间刷APP题或复习下错题,总共15天,搞定刑法。这几天就不休息,坚持把刑法搞完!然后可以休息2天,继续下一个行政。注意:一旦开始一个科目,最好就不要中断,可以学完后再休息!因为知识点是连贯的,如果间隔太久会导致前后连不起来。如果今天有事没完成任务,明天或周末就要补起来,不能拖延到下一周!给自己立好军令状!
祝备考顺利!
已取得CPA资格,目前在备考法考中,税务师也考过,税务师比较简单。法考记忆理解的东西多,感觉比CPA简单吧,但是要花时间去背和理解。CPA的话,考察是多方面的,有计算、有理解、也有背诵。每年通过率比较低。考试的时候,感觉很容易不过,哪怕准备很充分
总体难度上说所有科目在同一年通过,CPA难度高于法考;在成绩有效期内逐门通过,法考难度高于CPA。主观层面看天赋,有人擅长法律逻辑,有人擅长财务逻辑,这就因人而异了。税务师跟这俩难度不是同一量级,可比性不强。
税务师作为财务行业中较为细致化的职业,其从业者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会计人员。但事实上,近年来税务师考试的热度却越来越高,更是有众多会计从业者竞相报名!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来源最主要的收入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降税减费,从多个方面进行税制的深入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减轻企业和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激发市场活力。
目前税收行业和制度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而税务师作为承接税收主体和纳税主体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能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服务,为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和发展提供保障。
持有税务师证书,不仅仅是可以在税务事务所工作,同时也是一些大型的会计、律师事务所招聘税务主管的必要条件。
2020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经明确了今后财税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这充分说明了财税依旧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重点方向,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国家越来越重视财税体系建设,社会也越来越需要高水准的税务人才。
从而推断出财税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这刚好解释了税务师之所以在去掉“注册”以后报名人数不降反增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大环境的驱动中,财税人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步入了新的时代。
而且在大势所趋之下,税务师在考试各时间节点上还有着其他财会考种不具备的时间优势。
税务师考试自报名阶段就已经显示出了独有的时间属性,细看上表可知,只有税务师分成两个时段报名,5月10日开始报名,8月5日开始补报名。
报名持续时间就有足足的72天。这就给错过首次报名和考虑再三才做决定的考生一次难能可贵的报考机会。
税务师的独特优势还不止这些,我们再看“备考时长”一列,从税务师首日报名的第二天算起,至本年考试的前一天截止,税务师备考时间可以达到192天。
相比备考时间最短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税务师以多出71天备考时间的压倒优势胜出。即便是复习难度最大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也要比税务师备考少51天。
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这51天对于注册会计师考生而言或许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成某一科目基础阶段的全部复习。
又或许等同于注册会计师考生整个冲刺阶段的时长。
如此看来,这样的大形势下,这样的时间“馈赠”下,税务师考试不论是“起点”还是“过程”,都注定了拥有着其他考种无可比拟的时间优势。
税务师已纳入各地人才奖励政策
曾经我们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经指出,要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
财税行业又正处于求贤若渴、亟待人才梯队建设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众多鼓励报考、参与税务师考试的人才奖励制度。
《2022年上海居住证积分细则》中的第4条: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积100分。
我们知道,税务师已经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第50项,拥有税务师证书就相当于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级别资质。也就是说上海居住证的100积分对于税务师人才来说已经是稳拿在手了。
天津更是依循“海河英才”***,奖励税务师执业资格的人才直接落户天津。
当然除了落户机制,还有各地推出的现金奖励制度。
比如南京市,会直接给予税务师1500元的证书补贴;
济南市则给予税务师职业技能补贴2000元;
景德镇为了促进发展、引入人才,更是推出了1000元-20000元不同程度的现金奖励。
除了上述各地在落户政策、现金补贴方面的鼓励机制,全国还有其他地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奖励税务师资格人才。
东莞市现行的《东莞市紧缺人才目录》里,税务师名目在列,东莞会就其个人所得税已缴纳总额超过其应缴纳额15%的税额部分给予财政补贴,而且该笔补贴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
黑龙江、湖南、甘肃、山西等地则推出税务师考试可以抵扣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等政策。
不论是何种形式,税务师已经是各地重视引入和重点培养的专业人才了。
小伙伴如果对税务师考试有兴趣,不妨抓住时机,乘势而为。2022税务师考试时间为11月19-20日,祝税务师考生们乘风而行,扶摇而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注册税务师考试时间表出炉,快速掌握备考节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注册税务师考试时间表出炉,快速掌握备考节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